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名家访谈>用看得见的影像传递看不见的思想与情感——访三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符策君

用看得见的影像传递看不见的思想与情感——访三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符策君

作者: 新时代摄影网
发布时间: 2021-03-01
浏览量: 898

本刊记者:筱笛


符策君摄影简介


image.png

海南三亚人,1988年毕业于锦州摄影艺术专修科,1996年毕业于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三亚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现任三亚新沙龙摄影冲印中心总经理。
作品《嫁日》获“松涛杯”海南省第四届摄影艺术展金奖;《黎家女》获《摄影之友》杂志举办的现场摄影作品评选荣获三等奖;《牧归》获“如皋杯”全国老年题材摄影大赛优秀奖;《出嫁》获“洞天杯”三亚历史与文化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金色海滩》获万宁旅游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其中作品《黎苗幸福歌》荣获2006年海南广播电视主办的庆祝建国57周大型有奖电视征文活动“影像海南”三等奖;个人专题作品《天涯人物肖像》在2005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等等;2002年被评为三亚市文联“德育双馨”会员称号;作品《台风的威力》获2019年首届全国气象摄影大赛“二等奖”,同时获首届海南省气象科普摄影大赛“二等奖”;2018年10月参加海南省文艺工作者赴延安干部培训班学校学习;2019年12月作品《黎村的故事》获海南省第七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评委推荐奖(最高奖),同时被评为海南省摄影家协会2019年第三届“十佳摄影师”称号;2019年9月20日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广西柳州举办的各地市、县摄影负责人2019年第二期高级培训班学习;2020年3月被三亚市文联评为2019年度优秀协会主席。

多年来摄影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并多次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海南日报》、《三亚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Q:您进入摄影行业有多久?是如何开始从事摄影的?

A:我和摄影结缘还是在1985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开始的,因为所在工作单位从国外进口了一部彩色扩印机对外营业,是三亚首部明室放大到24寸的彩色扩印机,正好我之前学过美术画画,发现摄影与绘画之间具有共通性。对色彩构图、用光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单位安排我到彩扩部门并担任部门经理,从此就一直在摄影和冲印行业打拼,进而热衷于摄影艺术事业。


image.png

↑ 《黄金道》


image.png

↑ 《家园》


image.png

↑ 《镜里寻》


image.png

↑ 《飘逸》

Q:摄影给您的生活中带来了什么?您为何热衷于摄影?

A:摄影给予我生活无穷的乐趣,摄影充实了我的人生,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许多见识。当初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想得太多,后来因为摄影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在单位上做传宣的、有报社的记者、有摄影爱好者及摄影名家,还有许多热衷于摄影的领导等等。记得当时在1996年我的第一张作品《黎族姑娘》入选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展,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获奖后满满的荣誉感!从此我酷爱并执着于摄影艺术创作,开始攒钱买相机设备,最早买的是理光、美能达、尼康FM2、玛米亚中画幅相机再后来买数码相机等等,从此我的生活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而后短短的几年间就有许多摄影作品陆续获奖并刊登在当地的报纸和杂志上,为我后续的工作和创业生涯产生了一种助推力。

自从拿起相机拍摄的那一刻起,我就想摄影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给了我精神的寄托,也给了我工作的动力。每当我想起一个人钻进暗房里冲洗相片时,看到显影液里显现出影像的那一刻,就有一种神秘感涌上心头,这种感受是多么的神奇。记得孩提时期有一年春节,我们全家人到照相馆拍摄全家福,看到摄影师傅捏一下气球,咔嚓,相片就拍好了,觉得很是神奇就问了师傅能让我看一下吗?回答是不行!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楚是什么原理那么神奇。参加工作以后有机会接触到这个行业,渐渐揭开了其中摄影影像的奥秘,从此也就以此为业伴随着我工作和生活到如今,成为我创业生存的根基和生活的来源。


image.png

↑ 《人间天堂》


image.png

↑ 《山之韵 水之魂》


image.png

↑ 《祥云驾临》


image.png

↑ 《椰林晨韵》

Q:在摄影之路上,您秉承的理念是什么?有哪些探索和追求?

A:我觉得摄影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艺术,需要积累与思考。入门容易,提升难。当年从三亚摄影协会会员到加入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再到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我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在最近的十多年里,我拍的题材也很多,有影楼人像,人文纪实,风光,广告摄影等等,在这方面自然也有许多体会和感想。其实提高摄影技艺,最简单的路径就是在一个摄影团体中,得到老师的辅导和指点,这比自己摸索要来得快。经常外出采风,听讲摄影名家授课,观看展览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艺。

摄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当你在镜头前按下快门的瞬间,不仅包含了你的文化、修养、人格这些东西,还会融入了你对生活的感悟,对于审美的理解,以及对待世间万物的心态和创造美发现美的欲望。用看得见的影像,传递着看不见的思想与情感,不同的镜头,不同的人去拍摄,都会折射出摄影者不同的情感故事。每一次定格都是记忆的影子,都是外部世界与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的融合。以情感为动力,以思想为灵魂,用心灵去创作,用宁静的心态去铺陈,用平常心去思索,在摄影中享受生命的静美。在镜头的变幻间,感受生活的滋味,陶冶情操、表达心声,为自己的生活拓展出一个崭新的空间。


image.png

↑ 《凤凰岛狂欢夜》


image.png

↑ 《惊涛骇浪》


image.png

↑ 《新时代游艇码头》


image.png

↑ 《大东海浴场》

Q:您从事摄影拍摄这么多年,请谈谈摄影需要经历哪些阶段?需要掌握哪些关键技能?

A:自从拿起相机到现在已有30多个年头,从一开始接触照相机学摄影也花了很多的心思和大量的金钱,经历了从爱好到入门再到专业的过程,从模仿到创新再到提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的。从书籍上自学到参加摄影函授班学习,同时进入正规的专业培训。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系统的学习,从中了解如何使用光圈、快门、构图、色彩、透视、黄金分割、拍摄技巧、暗房制作等等,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的努力学习摸索和历练,历经模仿练习到最终掌握技巧,从接触到接受直到掌握现代数码摄影技术等等,无疑都是自己成长过程的累积,在拍摄学习的过程中多看摄影大师们的作品,感知他们的拍摄思路和后期制作技巧,探索出自己的一条新路,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懂得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image.png

↑ 《慈母手中线》


image.png

↑ 《糯米飘香》


image.png

↑ 《梳妆》


image.png

↑ 《乡村大厨》

Q:您从事摄影工作多年,如果回首和梳理一下这些年的摄影成果,哪些作品您比较满意?

A: 从事摄影工作这么多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作品还是在2000年深入贫困黎族村庄拍摄的一张《最后告别村庄的老人》。照片反映的是海南东方县江边乡俄查村黎族原住民整体村庄搬迁时的情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贫攻坚下,2000年之前必须全面消除茅草房,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我为了抢拍和记录保留这些黎族原住民原生态生活的影像,为把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保存下来,我前后长途驾驶自家车去了6次拍摄,当我最后进村庄的时候,看到有一位脸上布满青色花纹的黎族阿婆,肩上扛着一张陈旧的板凳,手里还拿着一张旧相片,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村庄时,我隐隐感觉到这位阿婆心中的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最后,我整理的一组照片《黎村的故事》,获海南省第七届摄影艺术作品展“最佳评委推荐奖”,并被获评为海南省第三届摄影“十佳摄影师”称号。


image.png

↑ 《最后告别村庄的老人》


image.png

↑ 《休渔时节》


image.png

↑ 《夜幕下的渔家女》


image.png

↑ 《疫情之下》


image.png

↑ 《最佳角度》